查看原文
其他

这就不是「华德福」的事儿!

中霖 辛庄师范
2024-08-23




教育的事,即文化的事,即生生易事

 

文 | 中霖


读“三年制”同学周记,有同学写道:

最近,在华德福教育圈内,因为几篇文章搞得家长群里乌烟瘴气,成华的黄晓星老师也在发檄文为华德福教育正名,但无明的家长们,依然固执己见。所以也在思考,华德福教育到底应如何良性发展~~

正巧昨天周日,在冯刚老师家作客,也聊到此事。


冯刚老师的夫人宋娟老师说,老二宝妹将来上小学,不准备送华德福了。


我很惊讶,为什么呀?


因为目前,他们家老大在读华德福五年级,老二刚上华德福幼儿园。宋娟老师就给我看了这篇最近特别火的文章——《最终,我们离开了华德福学校》。



我本不想就此评论,因为妈妈对孩子的爱,太深,不容玷污。


我是欣赏华德福的,所以,也不想在这里对华德福评头论足。


我只是想对这篇文章的标题,它的句式结构做点分析:


最终,我(我们)离开了XXX(华德福学校)”,这是一个宣告,意味着决绝的分手。


人世间,分分合合,也是常事,比如夫妻离异,但和平的分手,与因爱生恨、反目成仇,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明察


晨读时,还在和孩子们讲,与动物、植物相比,人要复杂得多。自然界的生物,尽情生长,都很自然、很简单,而人因为有“自我意识”,所以反而容易偏离自然之道,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。




至于,为何老天爷要赋予人“自我意识”,这个安排背后的原因,我不清楚,但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上天对人类的眷顾,因此特别感恩。


每个人都有一个「我」,我们经常自己都把握不好这个「我」,更别说,那么多个「我」在一起磕磕碰碰,要做到和平共处,是多么的不易。


而要达成和平,只有靠人类自己,怨天尤人,于事无补。


好在,老天爷在赋予人“自我意识”的同时,祂也将自己潜藏在万物以及人体内,故人性的底色是天性,人心的根本是天的心


因此,人要和解,人的心意想要相通,必须超越各自的「我」。要做到这一点,不仅仅靠理性的所谓“换位思考”,更直接的途径就是听从天心的指引


就这么简单,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的理论或权威的帮助。


大家为何会对“华德福”有那么多的憧憬、幻想、期盼、维护,或不满、愤怒乃至不屑,那是因为在你的头脑里,“华德福”已经概念化了。



就像我们读政治学习材料,为何读不下去,会无感,因为政治学习材料的表述方式已经套路化了,堆砌了许多概念、术语,“不走心”。


可喜的是,我们已经有同学开始能用心去阅读这些枯燥的材料,能读出新意来。譬如,这位在政法系统工作的同学,在周记里写道:

以主动的态度去面对政治学习,才看到政治学习材料并不是空话大话,其中的道与其他面向中的道也是同一个。比如,看李克强总理谈经济工作讲到,“稳”就是进“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”,想到教育也是。最重要的不是批判哪种教育模式的弊端,而是看到教育的根本,自己先稳下来、安下来,守住内在根本,以此应对外界或僵化或变化的评价标准。再比如,看“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扩大内需”一句,想起明雨老师在最近有关未来学习中心的随笔中点到:“出于本心,开展一番事业,与你的成人之道完全是一回事”。政治文件和教学随笔,切入点不同,其中的道是一样的。出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,本身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,不存在民生和经济两件事,同样也不存在事业和成人两件事。看到这个点,枯燥的政治学习材料也面目可爱起来。

多棒啊!我相信,这位同学能有这个悟性,其他同学也可以有同样的领悟力,因为“悟”就是本心,不假外求,“冷暖自知不必别求甘露”


当前,教育的事,以及文化的事,为何搞得这么艰难?就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固化,脑子生锈了。


文化的僵化,不怨别人,是你自己把学习到的知识概念化了,生吞活剥


如果学习不懂得内化,不会活学活用,那么书读得越多,你的头脑里就充斥了各种各样的观点,别人的思想在你的脑子里横冲直撞、缠绕不清。这时,你或许还在沾沾自喜,觉得比别人知道得多,但其实你已经背道而驰了



王镇华老师在谈到「现代化」对教育和大众心理的影响时,提醒道:


(1)传统教育的优良处,难延续下来。

(2)教育缺乏“研究”,无法建立自尊与自信,无法吸引卓越青年,让人变得懈怠、无求知欲。其原因在于现代教育的原则大多出于短见,不懂文化的力量。

(3)现代人尚新,追求天天变,其实天天都没变,大家容易厌倦就是明证。

(4)拜物教形成,一窝疯一如宗教狂热。

(5)网路心态:碎片化、短暂化、刺激性等,自然节奏失去。

(6)难深入自我内心,也难提升自我格位。

(7)生活的二分: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的二分,职业与业余的二分。



(王镇华老师,拍摄于第三届新教育暑期研习营)


镇华老师在不同场合,多次提到:“知识分子若无人格,直面整体而长远的生命课题,国家则无格,只能随人脚跟,亦步亦趋。”


因此,教育要焕发活力,文化要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,都是由一个一个「我」的自觉开始的。


一「人」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!




题注:

上午写这篇随笔时,有点匆忙,取标题为:《教育的事,即文化的事,即生生大事》。

睡个午觉起来,带孩子们在园区行走,想到应当改一个字。

「生生之谓易」,尽管教育的事是天大的事,但若顺乎自然之道,则也是简易的事

给所有的教育同行,包括华德福学校的实践者们鼓劲儿!

行道难,行道难,难于上青天,但你若不上道,则永远对生命之道没有切身的体会,只能望洋兴叹。


 - End -




王镇华:每天活出自己的心,自己有希望,国家民族就有希望

中霖:面向未来的教育——真善美的大人之学

中霖:围绕“健全的人”开展的教育

教学随笔 | 教育难道就是为了较量么?

如何孕育一个未来学习中心

再谈未来学习中心——一滴水,入海洋


点个在看,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~~~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辛庄师范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